医调委怎样调解医疗事故?


医调委,也就是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专门调解医疗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医调委调解医疗事故的流程。 首先是受理环节。当医患双方有调解需求时,可以向医调委提出申请。申请方式既可以是书面的,也能以口头形式。医调委收到申请后,会对是否属于受理范围进行审查。一般来说,只要是发生在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因医疗行为引发的争议,都在受理范畴。依据《人民调解法》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所以如果双方都有调解意愿,医调委就会受理该纠纷。 接下来进入调查阶段。医调委会安排专业的调解员,他们通常具备医学、法学等多方面知识。调解员会向医患双方了解事情的经过,收集相关证据,比如病历、检查报告等。他们还可能会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以准确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等问题。这一步骤是为了全面了解纠纷的真实情况,为后续的调解奠定基础。 然后就是调解过程。调解员会组织医患双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或者分别与双方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调解员会依据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向双方阐明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医疗机构一方,如果存在医疗过错,调解员会指出其应承担的责任;对于患者一方,也会告知其合理合法的诉求范围。同时,调解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调解方案。调解方案会综合考虑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损失情况等因素。在调解过程中,会遵循自愿、平等、合法的原则,充分尊重双方的意愿。如果双方能够就调解方案达成一致,就会签订调解协议书。依据《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调解失败,医调委会告知双方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纠纷,比如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