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裁员时,员工该如何应对?


当听闻裁员时,员工可以这样应对:首先要了解裁员的类型,裁员分为合法裁员和非法裁员。合法裁员就是企业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裁员,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向被裁员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而非法裁员就是企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员,此时企业得向被裁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合法裁员的情形,比如企业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并且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裁减人员。 如果公司是合法裁员,员工可以要求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要是公司违法裁员,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此外,员工维权方式还有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自被裁员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实际应对中,员工在公司运营出现问题或者外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时候,要对公司的一些特别政策留个心眼,像公司一直亏损、员工经常调岗调薪、经常性的拖欠工资等,这些都可能是裁员前的预兆。除了警惕这些现象,员工也要做好本职工作,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避免因为不适合岗位需求或者违反公司制度、法律法规而引起非经济性裁员。 相关概念: 合法裁员:指企业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进行的裁员行为,需符合特定情形并履行一定程序,同时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 非法裁员:指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的裁员,企业需支付员工双倍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支付标准与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工资相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