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主义如何对抗善意第三人?

我在和别人做交易的时候,涉及到登记主义和善意第三人的问题。我不太清楚登记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明白它怎么就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我想知道在实际情况中,登记主义是凭借什么来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能给我讲讲具体的法律原理和操作方式吗?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登记主义是一种在法律领域广泛应用的制度,它指的是某些权利的设立、变更、转让等行为,需要通过登记这一法定程序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或者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简单来说,就是要把相关权利的变动情况记录在专门的登记机构,让公众能够查询到。


而善意第三人,是指在交易中,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存在权利瑕疵或者其他影响交易的情况,并且是基于善意进行交易的人。比如,甲把自己的房子卖给了乙,但没有办理过户登记,之后甲又把房子卖给了不知情的丙,并且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这里的丙就是善意第三人。


在我国,很多领域都采用了登记主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规则。以《民法典》中的物权编为例,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如果甲把自己的汽车卖给了乙,但是没有办理过户登记,后来甲又把汽车卖给了不知情的丙,并且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那么丙就取得了汽车的所有权,乙不能以自己先买了汽车为由对抗丙。因为乙没有办理登记,所以不能对抗善意的丙。


登记主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原理在于,登记具有公示公信的效力。登记的公示性,让公众能够通过查询登记信息了解权利的归属和变动情况;登记的公信力,使得善意第三人基于对登记信息的信赖而进行的交易受到法律保护。当出现权利冲突时,已经进行登记的权利人就可以凭借登记来对抗善意第三人。


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及时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以保障自己的权利能够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没有办理登记,即使自己在事实上享有权利,也可能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权利主张。例如,在房屋买卖中,买方一定要及时办理过户登记,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对房屋的所有权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避免出现房屋被卖方再次转让给善意第三人的情况。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担保物权登记是否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

我在进行一项交易时涉及到担保物权,对方说他们是善意第三人。我之前做了担保物权登记,现在就想知道,我做了这个登记之后,能不能对抗这个所谓的善意第三人呢?心里特别没底,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物权相关事务时,听到了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这两个概念。但我不太明白它们到底有啥不同,在实际操作中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希望能有专业人士给我解释一下。

登记对抗有哪几种情形?

我在处理一些财产相关事务时,听说了登记对抗这个概念,但不太清楚具体有哪些情形适用登记对抗。我想知道在咱们国家的法律里,登记对抗一般出现在哪些情况中,这对我的事务处理很关键,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物权变动中哪些情况不适用善意取得?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物权的事务时,听说在物权变动里存在不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情形,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这样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自己心里能有个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民法中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情形有哪些?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听说有‘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说法。但我不太清楚在民法里,具体有哪些情况是属于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详细内容,好让我在今后的事务处理中心里有数。

唯一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听说存在唯一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情况,但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我想了解在法律层面,到底哪种情况或者事物是那个唯一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这样在实际事务中能更好地维护自己权益。

质权不登记是否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

我之前把自己的一些财产出质给别人了,但没有去办理登记手续。现在第三方说他不知道这个质权的事,他也是善意取得相关权益的。我就想了解下,我这个没登记的质权能不能对抗他这种善意第三人啊?我很担心自己的权益受损。

善意第三人取得的是否为物权?

我在和别人交易一个物品的时候,不知道这个物品的卖家其实没有处分权。现在有人说我不能拥有这个物品,但我觉得自己是善意第三人。我就想问问,像我这种善意第三人,取得的是不是物权呢?

善意取得是否适用于担保物权?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担保物权的事务时,遇到了关于善意取得的问题。不太清楚在法律层面上,善意取得这种情况能不能应用到担保物权方面。想知道在实际操作和法律规定中,善意取得对于担保物权是否适用,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怎样的。

善意第三人一定是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善意第三人和无权处分相关内容,有点搞不清楚二者关系。想知道善意第三人是不是只能出现在无权处分这种情况里,还是说在其他情形下也能存在善意第三人呢?希望有人解答。

如何评价善意取得制度?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接触到了善意取得制度,但是不太理解这个制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我想知道它在法律实践中有什么价值,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能不能帮我分析评价一下这个制度呢?

房子被卖给善意第三人的要件是什么?

我名下有套房子,前段时间发现被别人卖给别人了。听说有个善意第三人的说法,要是对方符合条件,我可能就要不回房子了。我想知道房子被卖给善意第三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啊?

遇到产权登记纠纷该怎么办?

最近和别人在产权登记上出现了分歧,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想了解一下具体有哪些合法有效的途径可以处理这类纠纷,以及每种途径该怎么操作。

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是怎样的呢?

最近在处理房产抵押相关事务时,遇到了关于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的问题。不太清楚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构成善意取得,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是怎么认定的。希望能得到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解释。

抵押权能否善意取得?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关于抵押的事情,我从别人那里获得了一个抵押物的抵押权,但后来有人说原物主可能不知情。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作为不知情的一方,能不能善意取得这个抵押权呢?这方面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占有改定为何不适用善意取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占有改定和善意取得这两个概念。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占有改定就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呢?想知道背后的法律原理和依据是什么,能不能通俗地给我解释一下呀?

物权为什么要采用法定主义?

我在处理一些财产相关事务时,听说物权采用法定主义。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这对我们普通人处理物权事务有什么影响呢?我想了解物权采用法定主义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一些法律文件时,经常看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说法,但一直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这个概念是怎么应用的,能给我举个例子说明就更好了,这样我就能更直观地理解它。

如何认定善意取得抵押权?

我最近涉及到一些抵押相关的事务,不太清楚怎样的情况才算善意取得抵押权。比如说,在实际交易中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认定呢?不同类型抵押物的认定标准会不会有区别?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属于自愿登记吗?

我最近在研究房产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不动产物权的设立登记这块不太明白。我想知道在买房子或者进行其他不动产交易时,不动产物权的设立是不是可以自己选择登记或者不登记啊?主要就是想搞清楚这登记到底是不是自愿性质的,希望能有人详细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