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没有产权证明如何买卖?


在法律层面,二手房没有产权证明也是可以买卖的。首先要明确,房屋买卖合同和房屋产权登记是两码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产权证明,买卖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是有效的。所以,双方可以先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然后按约定支付购房款和交付房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没有房产证不能办理过户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未完成过户的时间段内,买方的法律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比如,如果卖方因为债务纠纷房屋被查封,买方就可能面临钱房两失的风险。 为了尽量降低风险,在购买无产权证明二手房时,购房前要认真查询两证情况。要查看开发商提供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正本记事栏中有无土地被抵押的标注,也可登录相关网站查询;若查验到是“临时使用证”或有抵押,要谨慎对待,拒绝签约或要求开发商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期限。同时,签好《购房合同》,合同中要有专门条款对房屋产权和房产证相关内容有所约定,明确具体办理的最后时限以及不能按时办理的处理办法。 相关概念: 不动产物权登记:就是把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等情况,登记在专门的簿册上。这样做能让大家清楚知道这个不动产的产权归属和变化,在法律上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房子的买卖、抵押等情况,通过登记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房屋买卖合同:就是出卖人把房子的所有权转给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一种合同。双方在合同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