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应当明知该如何认定?

我在处理一些事情时遇到了‘应当明知’这个概念。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到底怎样才算是‘应当明知’。是根据常理推断,还是有其他的判断标准呢?我很想了解清楚认定‘应当明知’的具体方式,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应当明知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应当明知”在法律上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虽然当事人声称自己不知道某些情况,但根据一般人的认知水平和当时的具体情形,他是有能力知道的,法律就推定其知道。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应当明知”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一方面,会考虑行为人的认知能力。这包括行为人的年龄、智力、教育程度、职业技能等。比如,一个专业医生对于药品的特性和使用规范,基于他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就应当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认知程度。如果在医疗行为中涉及到药品相关问题,对他“应当明知”的判断标准就会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要结合案件发生时的具体环境和情况。例如,在一个明显标注了“高压危险”的电力设施附近,一个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人就应当明知靠近该设施可能存在危险。再比如,在交易场景中,如果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正常价格,且交易物品来源不明,那么行为人就应当对该物品的合法性有所怀疑,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认定其“应当明知”可能存在问题。 相关法律规定虽然没有对“应当明知”给出统一的认定标准,但在不同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中有所体现。例如,在刑法中,对于一些犯罪的主观故意认定会涉及到“应当明知”。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涉及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属于上述条款所称“明知”:(一)没有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二)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有明显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这就为在涉及机动车的相关犯罪中认定“应当明知”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标准。总之,认定“应当明知”需要从行为人的自身情况和具体案件情形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