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明知该如何认定?

我在处理一些事情时遇到了‘应当明知’这个概念。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到底怎样才算是‘应当明知’。是根据常理推断,还是有其他的判断标准呢?我很想了解清楚认定‘应当明知’的具体方式,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应当明知”在法律上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虽然当事人声称自己不知道某些情况,但根据一般人的认知水平和当时的具体情形,他是有能力知道的,法律就推定其知道。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应当明知”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一方面,会考虑行为人的认知能力。这包括行为人的年龄、智力、教育程度、职业技能等。比如,一个专业医生对于药品的特性和使用规范,基于他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就应当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认知程度。如果在医疗行为中涉及到药品相关问题,对他“应当明知”的判断标准就会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要结合案件发生时的具体环境和情况。例如,在一个明显标注了“高压危险”的电力设施附近,一个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人就应当明知靠近该设施可能存在危险。再比如,在交易场景中,如果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正常价格,且交易物品来源不明,那么行为人就应当对该物品的合法性有所怀疑,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认定其“应当明知”可能存在问题。


相关法律规定虽然没有对“应当明知”给出统一的认定标准,但在不同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中有所体现。例如,在刑法中,对于一些犯罪的主观故意认定会涉及到“应当明知”。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涉及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属于上述条款所称“明知”:(一)没有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二)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有明显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这就为在涉及机动车的相关犯罪中认定“应当明知”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标准。总之,认定“应当明知”需要从行为人的自身情况和具体案件情形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主观罪过中的明知该如何认定?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法律责任的事情时,遇到了关于主观罪过认定的问题。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主观罪过里的‘明知’是怎么判断的。比如在一些案例中,怎么去界定当事人是不是‘明知’相关情况呢?我想了解具体的认定方法和标准。

故意犯罪中的明知该如何认定?

我最近听说了故意犯罪里有‘明知’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到底是啥意思。我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判定中,怎样去认定这个‘明知’呢?是有明确的标准,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很希望能搞清楚这个问题。

什么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司法解释?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碰到了‘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样的表述,但不太理解它的准确含义。想了解一下相关的司法解释是什么,在实际法律应用中是如何界定和运用这个概念的,希望能有专业解答。

如何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明知行为?

我最近接触到一些法律案例,里面涉及到犯罪嫌疑人明知行为的认定问题。我不太清楚具体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犯罪嫌疑人是不是明知。比如在一些经济犯罪或者食品犯罪案件中,怎样准确认定他们主观上是明知的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明知是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遇到了‘明知’这个概念。不太清楚它到底属于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我想知道在法律判定中,‘明知’的性质对案件结果有怎样的影响,能不能帮我分析分析它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

刑事犯罪中明知和视为明知是怎样的?

我想了解在刑事犯罪里,‘明知’和‘视为明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不太清楚它们的区别和判定标准,比如在一些案件里,怎样就算是‘明知’,又在什么情况下会‘视为明知’,这对定罪量刑是不是有很大影响啊?

在应当明知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在和别人的交易中,有些情况其实我应该能意识到可能存在问题,但当时没细想就继续做了。现在有点担心这种‘应当明知’的情况会带来法律后果,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种应当明知的情况下一般会怎样判定,会有啥后果呢?

“知道和应该知道”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经常看到“知道和应该知道”这样的表述,但不太理解具体含义。比如在合同纠纷里,涉及到对方是否知晓某些条款,这里的“知道和应该知道”怎么界定呢?想了解下相关的司法解释。

犯罪是否存在主观明知?

我最近听说犯罪好像得有主观明知才行。我有点搞不懂,比如一个人不小心做了件事,结果被说成犯罪,这算吗?我就想知道在法律里,犯罪到底是不是得有主观明知这个条件,啥情况算主观明知,啥情况不算呢?

法律上的认定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一些法律案例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法律认定’这个词,但是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来确定的呢?依据是什么?对案件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什么情况下叫做涉嫌犯罪?

我不太清楚在法律里,达到什么样的情形就会被认定是涉嫌犯罪了。有时候看到一些新闻说某人涉嫌犯罪,但不知道依据是什么。我想弄明白,到底出现哪些情况会被判定为涉嫌犯罪,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情节严重是否需要明知?

我遇到个事儿,不太明白法律上关于‘情节严重’这一情况。在一些法律判定里,是不是必须要当事人明知相关情况,才能算情节严重呢?比如在某些违法场景下,当事人可能是无意的,这时候还能算情节严重吗?我就想弄清楚情节严重和明知之间的关系。

法律上是如何界定主观故意的?

我最近遇到点事儿,感觉对方是故意针对我,但又不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主观故意到底是怎么界定的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和判断方法?我想弄清楚这个,好确定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主观故意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相关的事情时,经常看到‘主观故意’这个词,但不太明白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主观故意是如何定义和解释的,这对相关案件的判定有什么影响呢?

如何认定故意和重大过失?

我在处理一个纠纷时,涉及到判断对方是故意还是重大过失的问题。但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这两者是怎么认定的。我想知道认定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情形可以参考,以便我能更好地处理这个纠纷。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意味着什么?

我在生活里做了件事,有人说我应该能预见这行为可能会有危害。我不太明白,这‘应当预见’到底是啥意思呢?我也不是故意的呀,想知道在法律上它是怎么定义和判定的。

公安是如何认定知不知情的?

我最近卷入了一个案子,警方怀疑我知道一些情况,但我真不知情。我想了解下,公安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认定一个人知不知情的呢?他们依据什么来判断?我该怎么做才能证明自己确实不知情?

内地法律是否存在合理推断?

我在处理一些事情时,遇到了需要根据已知情况去推测未知情况的场景。我想知道在内地法律里,能不能依据现有的证据和事实进行合理推断呢?合理推断在法律上是被认可的吗?想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利用他人不知情犯罪该如何认定和处理?

我在生活中碰到一种情况,有人故意让别人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参与了一些事,后来发现这些事是违法犯罪行为。我想知道这种利用他人不知情来犯罪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呢?

以共犯追究当事人责任,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必须是明知?

我之前参与了一个事情,当时没太想那么多就跟着做了。现在有人说可能会以共犯追究我的责任。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只有主观上明知的情况下,才会以共犯来追究责任啊?我就想了解下这个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