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继承人债务清偿中继承财产该如何确定?
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些债务,现在涉及到遗产处理问题。不太清楚在要清偿债务的情况下,继承财产到底怎么去确定。想知道有哪些具体方法和标准来界定这部分继承财产,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在被继承人债务清偿中,确定继承财产是很关键的一步。首先得明确什么是被继承人债务,它指的是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债务。而继承财产也就是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确定继承财产,有这么几个要点。第一,要查清楚财产取得方式是否合法,公民生前非法取得的财产不能当作遗产继承。比如通过盗窃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财物,就不能算在继承财产里。第二,要确定公民对生前实际占有的财产是否拥有所有权,如果是向别人租借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像租来的房子就不能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第三,严格区分公民个人财产和与他人共有的财产,若是共有财产,要先进行析产,把属于被继承人的那部分分出来后再继承。比如夫妻共同财产,要先划分清楚,属于被继承人的那一半才能作为遗产。第四,被继承人不可转让的人身性权利,像受扶养赡养的权利、领取养老金等权利是不能被继承的。另外,还要看财产在生前是否已经发生了所有权转移,以及抚恤金、生活补助费、保险金有没有明确受益人,指定了受益人的,就不属于遗产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继承人应当在遗产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所以,只有先确定好继承财产也就是遗产的范围,才能明确继承人要在多大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当明确了遗产之后,应当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界限来清偿被继承人所遗留的债务,也就是说,继承人仅仅需要在其继承的遗产的价值范围之内承担清偿的责任。如果遗产的价值不足以清偿全部的债务,那么对于超出遗产部分的债务,继承人是不需要承担清偿义务的。 相关概念: 被继承人债务: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债务。 遗产: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析产:将共有财产中属于每个人的份额划分清楚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