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口供不一致且没有证据该如何处理?
我遇到个事儿,和对方在某件事上说法完全不一样,也就是双方口供不一致,而且关键是没有相关证据能证明到底谁说的是真的。我现在特别迷茫,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法律会怎么处理,是会偏向某一方,还是有其他解决办法呢?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出现双方口供不一致且没有证据的情况,处理起来会比较复杂,但司法机关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原则来进行处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口供”这个概念。口供其实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案件情况所做的陈述。它是一种证据形式,但不能仅凭口供来定案。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口供的谨慎态度,强调了证据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当双方口供不一致且没有其他证据时,司法机关不会轻易做出判断。他们会遵循疑罪从无的原则。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意思是在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应推定被告人无罪。 同时,司法机关会进一步开展调查工作。他们会尽力收集其他可能存在的证据,比如查找证人证言、调取监控录像、进行现场勘查等。如果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仍然无法获取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某一方的主张,那么在刑事诉讼中,就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在民事诉讼中,主张权利的一方如果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可能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也就是法院可能不会支持其诉讼请求。 总之,在双方口供不一致且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司法机关会严格依据法律规定,遵循相关原则,全面深入地进行调查,以确保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