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怎样才有效?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要让赠与合同有效,需要满足一些条件。 首先,合同当事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就好比玩游戏,得有资格进入游戏才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的自然人,或者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其他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比如,一个不满8周岁的孩子要签订一个价值很大的赠与合同,这一般就是无效的,因为他没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意思表示要真实。这意味着赠与人是真心想把财产送给对方,受赠人也是真心愿意接受。如果一方是在被欺诈、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赠与合同,那就不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受欺诈、胁迫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比如,甲威胁乙,让乙把房子赠与给他,乙在害怕的情况下签订了赠与合同,这种情况下乙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这个合同。 再者,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必须遵守的规则,如果赠与合同的内容违反了这些规定,那合同就是无效的。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合同不能违背社会的基本道德和秩序。例如,甲为了感谢乙帮他进行违法活动,签订了一个赠与合同,把一笔钱送给乙,这样的合同就是无效的,因为它违反了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 此外,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赠与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比如,赠与不动产(像房子),通常需要办理过户登记手续,赠与才真正完成。只有办理了这些法定手续,赠与合同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