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未交被起诉该如何解决?


当物业费未交被起诉时,可按以下方法解决: 首先,要核实情况。仔细审查起诉内容,看看物业费的计算是否准确,收费标准是否符合物业服务合同约定,计费面积正不正确等。同时,查看物业是否履行了应尽的服务义务,比如小区环境卫生是否良好、公共设施有无正常维护、安保是否做到位等。 其次,要积极应对诉讼。一定不要逃避,按照法院传票要求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庭审。要是不应诉,法院可能会缺席判决,这对自己极为不利。如果发现物业存在服务不到位的情况,要积极收集证据,像小区环境脏乱的照片、公共设施损坏未维修的证明等,在庭审时作为自己拒交物业费合理性的抗辩理由。 再者,可以尝试和解。在诉讼过程中,与物业公司协商,看能否达成减免部分物业费或者制定合理缴费计划等方案。要是双方能达成和解协议,物业公司通常会撤诉。 最后,如果法院判决支付物业费,那么就应当按照判决执行。否则可能面临强制执行,比如被冻结银行账户、限制高消费等更不利的后果。 法律依据方面,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若违反约定,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交纳或拒绝交纳,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经书面催交,业主无正当理由拒绝交纳或者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交纳物业费,物业服务企业请求业主支付物业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相关概念: 物业费:是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物业管理时收取的费用,用于小区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开支。 诉讼时效:指的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在物业费纠纷中,如果物业公司的债权超过诉讼时效,业主以此抗辩可能会得到法院支持 。 缺席判决:是指开庭审理案件时,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之后所作出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