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交物业费被起诉该如何应对?


当未交物业费被起诉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应对: 首先,要了解案件情况。仔细查看起诉材料,明确拖欠物业费的金额、时间,以及物业公司提供的证据等,对自身处境有清晰认知。 接着,审查物业起诉的合理性。一方面,查看物业服务合同,对照合同约定,看物业是否履行了应尽的服务义务。要是物业存在未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情况,像没有进行基本的环境卫生维护、安保工作严重失职等,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小区环境脏乱的照片、公共设施损坏未维修的证明等,这可能成为反驳物业诉讼请求的依据。另一方面,检查物业费计算是否正确,看物业有没有多算面积、提高收费标准等错误计费的情况。 然后,积极应对诉讼。一定要按时参加庭审,若不应诉,法院可能会缺席判决,这对自己很不利。在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和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尝试与物业进行和解,双方协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例如物业改善服务后补齐物业费等。 最后,执行判决结果。如果法院判决支付物业费,那么就应按照判决执行,否则可能面临强制执行等更不利的后果。要是对判决结果有异议,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申诉或者上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业主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交纳物业费。但如果物业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业主也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缺席判决:是指开庭审理案件时,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之后所作出的判决。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