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当庭提交的证据在判决中要怎么写?

我打官司的时候当庭提交了证据,现在很担心这个证据在判决里写得不清楚或者有遗漏,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我就想知道法院在判决书里一般会怎么表述当庭提交的这些证据,是详细说明还是简单提及,有什么规范要求吗?
展开 view-more
  • #证据表述
  • #当庭证据
  • #判决书写法
  • #证据采信
  • #法律规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判决书里对当庭提交的证据进行表述,是有一定规范和要求的。这主要涉及证据的认定、采信过程以及对裁判结果的影响等方面。首先,对于证据的认定部分,判决书会详细记录各方当事人提交证据的情况。这里的‘各方当事人’,就是参与到这场官司里的原告、被告等相关人员。对于当庭提交的证据,会说明证据的名称、内容、提交方以及提交时间。例如,甲在庭审当天提交了一份合同作为证据,判决书就会写明‘甲于庭审当日提交了合同一份’。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客观呈现证据的基本信息,让大家清楚都有哪些证据被提交到了法庭。其次,关于证据的采信过程。法官会根据证据规则来判断这份当庭提交的证据是否符合要求,能不能被采纳。证据规则是一系列规定,就好比一场比赛的规则,规定了什么样的证据是有效的。如果当庭提交的证据符合证据规则,法官会说明采信该证据的理由。比如,这份证据与案件事实有直接关联,来源合法,内容真实等。相反,如果证据不符合要求,法官也会说明不采信的原因。比如证据是非法取得的,或者与案件事实没有关系等。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和采信有明确规定。其中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在判决书里,法官要把这种判断的理由和结果写出来,让当事人明白为什么某个证据被采纳或者不被采纳。最后,证据对裁判结果的影响也会在判决书中体现。如果当庭提交的证据对案件的关键事实起到了证明作用,影响了法官的最终判断,那么判决书会说明该证据是如何影响裁判结果的。比如,这份证据证明了被告确实存在违约行为,所以法官判决被告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总之,判决书对当庭提交证据的表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要客观记录证据的提交情况,说明证据的采信与否及理由,以及证据对裁判结果的影响,目的是让当事人清楚整个裁判的依据和过程。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