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哪些所得税优惠?


保障性租赁住房在所得税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优惠政策。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概念。保障性租赁住房是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出租,具有保障性质的租赁住房。 在所得税优惠方面,依据《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告2021年第24号)规定,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向个人、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出租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对于住房租赁企业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全部出租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或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住房租赁企业中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向个人出租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 而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所得税减免政策,但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企业因建设、运营保障性租赁住房所产生的合理成本、费用等支出,可以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此外,各地可能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一些地方性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企业可以密切关注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动态,以充分享受可能存在的税收优惠。 总之,国家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以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企业在享受这些优惠政策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合规享受政策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