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汇算费用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所得税汇算费用的会计分录主要涉及到几个关键步骤和不同的情况,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所得税汇算的概念。所得税汇算就是企业在年度终了后,按照税法规定,对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计算和调整,确定该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然后和已经预缴的所得税进行对比,多退少补。 当企业计算出应补缴的所得税时,就需要做相应的会计分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这时候需要确认一项负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交税费”。具体的会计分录为: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这里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主要是用来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则是反映企业应该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接下来,当企业实际缴纳补缴的所得税时,会计分录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个分录很容易理解,就是企业用银行存款去支付了应该缴纳的所得税。 如果企业在汇算后发现多缴了所得税,需要申请退税。在确认退税时,会计分录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这一步是把多确认的负债冲减回来。当实际收到退税款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也就是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了,同时减少了相应的应交税费。 最后,还需要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果“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是贷方余额,会计分录为: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果是借方余额,则做相反的分录。这一步是为了调整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因为所得税的调整会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进而影响未分配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