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我不太清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想了解一下相关的司法解释。比如什么样的行为算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处罚又是怎样的,希望能有个清晰的解答。
展开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所谓公共安全,指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不特定意味着犯罪行为可能侵害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事先无法确定,行为造成的实际危害后果,往往超出了行为人的预料和控制。 在司法解释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二章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明确指出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方式包含了放火、决水等常见且典型的危险行为,同时用“其他危险方法”进行了兜底,以涵盖可能出现的新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方式。 如果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其他危险方法”的认定是很严格的。它必须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且行为具有广泛的杀伤力和破坏性,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例如,在人员密集场所驾车撞人、私拉电网等行为,若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就可能被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