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是月不含税收入的千分之五这种规定合法吗?
我入职新公司后,合同里写工资是月不含税收入的千分之五。我感觉这工资算下来特别低,心里很没底,不清楚这样的工资规定在法律上合不合法,想知道这种情况有没有违反相关法律呢?
展开


在探讨工资是月不含税收入的千分之五这一规定是否合法之前,我们先了解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工资,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而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也指出,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回到工资是月不含税收入的千分之五这个问题。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出来的工资数额,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那么这种规定就是不合法的。因为用人单位有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这是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基本保障。但如果计算后的工资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且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约定的,那么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不过,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这种工资计算方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行业惯例等。如果劳动者认为工资约定不合理,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调整工资待遇;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