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纠纷选择仲裁好不好?


商品房纠纷选择仲裁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合适。 从优势方面来看: 首先,仲裁具有高效性。相较于诉讼,仲裁程序通常更为简便、灵活,能够更快地解决纠纷,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仲裁机构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安排开庭时间,不像法院可能会受到案件积压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审理周期较长。 其次,仲裁成本相对较低。它可以避免冗长的诉讼程序所带来的高额费用,如诉讼费、律师费等。而且仲裁一般按照争议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比诉讼费用更为经济。 再者,仲裁具有保密性。仲裁过程通常是不公开进行的,这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企业的声誉等。对于涉及到商业机密或者敏感信息的商品房纠纷,这一点尤为重要。 另外,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然而,仲裁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方面,仲裁需要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如果在纠纷发生前,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或者在纠纷发生后不能达成仲裁协议,那么就无法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只能选择诉讼等其他途径。 另一方面,仲裁裁决的救济途径相对有限。与诉讼中的上诉制度不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意味着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裁决存在错误,很难再有机会进行纠正。 综上所述,在商品房纠纷中,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仲裁协议,且希望能够高效、低成本、保密地解决纠纷,同时愿意接受一裁终局的结果,那么选择仲裁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但如果对仲裁结果的救济途径有较高要求,或者无法达成仲裁协议,那么可能需要考虑其他解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