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签署的合同有效吗


中介签署的合同不一定都有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这是判断合同是否有效的大前提。 对于中介签署的合同来说,如果中介获得了委托人的委托授权,并且该合同是依法订立的,那么合同通常就是有效的。比如,中介有房主的租赁委托书,获取了房东的许可,就可以和租客签订租房合同。这种情况下,中介相当于是房东的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房东名义签订的合同,对房东是发生效力的。这里依据的是《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第一百六十二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然而,如果中介没有获得委托授权,委托人也没有对该合同进行追认,那么这样的合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就像中介没有得到房东允许,私自和租客签订租房合同,房东又不认可这个合同,那这个合同就不能约束房东。这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此外,即使中介有授权,但合同内容本身如果存在违法、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况,合同也可能无效。比如合同约定的事项是违法犯罪活动,那这样的合同肯定是无效的。 总之,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中介签署的合同有效或无效,要从多方面综合判断,关键就是看是否符合上述提到的法律规定和条件。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不同年龄段和精神状态的人,民事行为能力是不同的,比如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 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内心的想法和外在表达出来的意思是一致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让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 委托授权:就是一方授予另一方一定的权利,让其可以代表自己去做某些事情,比如授权中介帮忙出租房屋等。 追认:就是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人实施的行为表示认可,从而让该行为对自己产生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