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使用假名是否合法?
我之前签租赁合同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用了假名。现在有点担心这样做合不合法,会不会带来什么法律问题?我想知道在 法律上,租赁合同使用假名到底有没有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探讨租赁合同使用假名是否合法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租赁合同的定义。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给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它建立在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等基础之上。
使用假名签订租赁合同,通常情况下是不合法的。从法律角度看,签订合同要求双方当事人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身份和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里强调的是真实主体之间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当使用假名签订租赁合同时,意味着隐瞒了真实身份,可能使对方当事人基于错误的认识而签订合同,这违背了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在实践中,如果使用假名签订租赁合同,该合同可能会面临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身份签订合同,就可能被认定为是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行为。此外,如果使用假名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了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还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合同诈骗罪。即使不构成犯罪,受损方也有权要求使用假名的一方承担赔偿损失等民 事责任。
不过,如果使用假名并非出于欺诈目的,且事后能够证明真实身份,并且不影响合同的履行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导致合同当然无效,但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事实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