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官对证据故意不采纳的行为是否合法?

我在打官司的时候,提交了一些对自己很有利的证据,可法官却没有采纳这些证据,我感觉他是故意的。我不太明白法官这么做合不合法,想知道在法律上对于法官不采纳证据是怎么规定的,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展开 view-more
  • #证据采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诉讼中,法官对证据的采纳与否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并非可以随意决定。首先,我们要明白证据采纳的基本概念。证据采纳指的是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经过审查判断后,决定是否将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一种诉讼活动。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法官在审查证据时,会从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这三个方面进行考量。真实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虚构或伪造的;关联性是指证据要与案件事实有内在的联系,能够对案件的事实起到证明作用;合法性是指证据的收集方式和来源要符合法律规定。 如果法官对证据故意不采纳,这显然是违反法律程序和职业道德的行为。但在实际判断时,不能仅凭自己的感觉就认定法官是故意不采纳。有可能是提交的证据本身不符合上述的证据要求,比如证据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或者与案件没有直接关联等,法官基于法律规定不予采纳。 要是当事人认为法官存在故意不采纳证据的情况,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比如在庭审过程中,可以向法官询问不采纳证据的理由,并要求记录在案。如果对法官的决定不服,在判决作出后,可以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上诉状中详细说明法官不采纳证据的情况以及自己认为应当采纳的理由。同时,也可以向法院的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对法官的行为进行调查和监督。 总之,法官对证据的采纳必须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当事人如果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