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用医保卡是扣里面的钱吗?


去医院使用医保卡结算费用,是否扣医保卡里面的钱,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医保卡的账户构成。医保卡一般分为两个账户,一个是个人账户,另一个是统筹账户。个人账户里的钱是我们自己缴纳的医保费用以及一部分单位缴纳的费用划入形成的,这笔钱可以用于支付一些特定的费用。统筹账户则是由单位缴纳的大部分医保费用组成,主要用于支付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 当我们去医院看病时,如果是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看病、在定点零售药店买药等,通常优先使用的是医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比如,你去药店买感冒药,刷医保卡时,就是直接从你个人账户扣除相应的金额。要是个人账户里的钱足够支付费用,就会全额从里面扣;要是不够,剩下的费用就需要你用现金等其他方式支付。 而在住院治疗等情况下,就和个人账户关系不大了。住院费用主要由医保统筹账户按照规定进行报销。医保报销有起付线、报销比例和报销限额等规定。起付线就是说在这个金额以下的费用需要自己承担,超过起付线的部分,医保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报销。例如,某地区住院起付线是1000元,报销比例是80%,你住院花费了5000元,那么1000元起付线以内的费用自己出,剩下的4000元,医保报销4000×80% = 3200元,你自己只需要支付4000 - 3200 = 800元。这部分报销的钱就是从统筹账户出的,而不是从你医保卡个人账户里扣。 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第二十九条规定,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这些规定保障了参保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能够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