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财产分割是否需要公证?
我和配偶打算协议离婚,对财产分割也达成了一致意见。但朋友说最好去做个公证,可我觉得太麻烦。我想知道协议离婚财产分割是不是一定要公证,不公证的话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呢?
展开


在协议离婚中,财产分割并不一定需要进行公证。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协议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它是夫妻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的一致意见,本质上是一种民事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所以,只要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生效要件,如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协议自成立时就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后的协议在证明力上相对更强,在发生纠纷时,经过公证的协议可以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未经公证的协议就没有法律效力。 最后,是否对协议离婚财产分割进行公证,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分割协议的履行没有疑虑,且财产状况相对清晰、简单,不进行公证也不影响协议的效力。但如果涉及的财产数额较大、情况复杂,或者担心一方日后反悔等情况,进行公证可以增加协议的证明力和保障力。总之,协议离婚财产分割公证不是必经程序,其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协议本身是否合法有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