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转非宅基地确权最新政策是什么?
我之前是农村户口,后来转成了城镇户口。家里在农村还有宅基地,想知道现在对于我们这种农转非情况的宅基地确权有啥新政策,会不会影响我对宅基地的权益,比如能不能继续使用、能不能继承之类的。
展开


宅基地确权是指对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权利进行确认和登记,明确其归属。对于农转非人员的宅基地确权,我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一般情况下,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当农民将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后,宅基地的处理要根据不同情形来确定。 如果农转非人员在农村的宅基地上有合法的房屋,按照“地随房走”的原则,虽然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但房屋作为个人的合法财产,其所有权依然受到法律保护。这意味着农转非人员可以继续使用该宅基地,直到房屋自然灭失。在这种情况下,宅基地可以进行确权登记。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非本农民集体成员(含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宅基地的,可按相关规定办理确权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及证书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若农转非人员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根据相关政策,集体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偿。此外,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已经坍塌、拆除且没有其他合法建筑物,集体有权收回宅基地,这种情况下一般就不能再进行确权登记。 总之,农转非宅基地确权政策既保障了个人合法财产权益,又维护了集体土地所有权,遵循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进行操作,能确保宅基地确权工作的公正、合理、有序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