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费计提最新政策是什么?
我在一家企业负责财务工作,最近听说福利费计提政策有变化。我想了解一下现在关于福利费计提的最新政策是怎样的,比如计提比例、计提依据这些方面有没有调整,新政策对企业财务操作有什么具体影响,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在理解福利费计提最新政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 从相关政策来看,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费用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由职工个人负担。 对于职工福利费的计提,在税务处理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这里强调的是“发生”而非“计提”,也就是说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范围内,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这一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促使企业按照实际发生情况列支职工福利费,避免过度计提造成财务数据的不真实。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更加注重职工福利费的实际支出管理,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企业要准确核算工资薪金总额,以此为基础来控制职工福利费的支出,这样才能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充分享受税收政策带来的优惠。 总之,目前企业不需要再按照一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而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列支,并在规定比例内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在进行财务处理时,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职工福利费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