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津贴补贴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在一家企业工作,最近听说有规范性津贴补贴,但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我想了解下发放规范性津贴补贴有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这些依据能保障我们员工获得应有的补贴吗?想知道具体是哪些法律条文有规定。
展开


规范性津贴补贴是对劳动者额外劳动消耗或特殊劳动条件下的生活费用支出给予合理补偿的一种工资补充形式。在我国,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规范性津贴补贴提供了依据。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同时,该法第五十条明确,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津贴补贴,但从广义的工资概念来看,津贴补贴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这就为津贴补贴的发放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保障了劳动者获得合理报酬的权利。 其次,《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明确了津贴和补贴的定义及范围。其中第八条规定,津贴是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第九条规定,补贴是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这就对津贴补贴的种类和内涵进行了详细界定,使得企业和劳动者都能清楚了解哪些属于规范性津贴补贴。 此外,不同行业和地区可能还有各自的具体规定和政策。比如一些特殊行业,像矿山井下、高温、有毒有害等工作环境下的津贴补贴,会有专门的行业标准和政策来规范其发放标准和方式。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规范性津贴补贴的法律依据体系,确保劳动者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