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吗?
我最近涉及到民间借贷的事,不太清楚民间借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听说《民法典》里有相关规定,想知道民间借贷的法律依据是不是就是《民法典》,它在里面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民间借贷,简单来说就是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一种行为。《民法典》确实是民间借贷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 在《民法典》合同编的第十二章,对借款合同作出了规定。其中第六百六十七条表明,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这就明确了民间借贷中双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就是一方有借款的权利和到期还款付息的义务,另一方有出借资金和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的权利。 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最好签订书面的借款合同。如果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双方也可以通过口头等其他方式约定。 关于利息,《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也有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这一规定既限制了高利贷行为,又对利息约定不明确的情况给出了处理办法。 除了《民法典》,民间借贷还可能涉及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关司法解释,它们共同构成了民间借贷的法律体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