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与保证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我在签合同的时候看到有保障和保证相关的条款,不太清楚这两者在法律上到底有啥不同。担心因为不了解而在合同里吃亏,想知道它们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语境中,“保障”和“保证”虽然有一定相似性,但含义和适用场景存在明显差异。 “保障”通常是指保护、维护某种权益、利益或状态,使其不受侵害或破坏,侧重于创造一种安全、稳定的环境或条件,以确保特定目标的实现。保障一般是从宏观层面、制度层面或者整体环境等角度出发,为实现某种权益或目标提供支持和保护。比如,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这里的保障强调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安排,使得公民的权利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环境中得以实现。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并通过各种具体的法律和政策来保障这些权利的落实。 “保证”则更多地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涉及到三方主体,即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保证人以自己的信用和财产为债务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中的保证合同部分对保证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保证的方式(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保证责任的范围等。例如,在借款合同中,为了确保债权人能够收回借款,债权人可能会要求债务人提供保证人,当债务人到期不能还款时,保证人就要按照约定承担还款责任。 综上所述,“保障”更侧重于从宏观、整体的角度为某种权益或目标提供支持和保护,而“保证”则是一种具体的民事法律行为,用于担保债务的履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