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猜测性证言不能作为定案依据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在一场官司里,对方证人给出的证言感觉就是猜测出来的,但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有效证据。我想了解下,在咱们国家法律里,有哪些规定明确说了猜测性证言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呢?
展开 view-more
  • #猜测性证言
  • #定案依据
  • #刑事诉讼
  • #民事诉讼
  • #证据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中,猜测性证言指的是证人基于自己的想象、推测、臆断等,而非基于其亲身感知所作出的陈述。简单来说,就是证人不是在说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而是在说自己觉得可能是怎么回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这就表明,在刑事诉讼里,原则上猜测性证言是不能作为证据的,不过如果按照日常生活经验判断这个猜测是符合事实的,就可以作为例外情况。 在民事诉讼领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六条也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这里虽然没有直接说猜测性证言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但通过对证人各方面情况的综合考量,如果证人提供的是猜测性证言,法院通常也不会将其作为定案的有效证据。因为猜测性证言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可能会误导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判断,所以法律上一般不认可其作为定案依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