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最低标准是怎样的?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其中“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首先说养老保险,它是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最低缴费基数通常是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一般为60%。比如某地平均工资是5000元,那么最低缴费基数就是5000×60% = 3000元,若单位缴费比例是16%,个人缴费比例是8%,则单位每月缴纳3000×16% = 480元,个人缴纳3000×8% = 240元。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同样依据《社会保险法》,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最低缴费基数与养老保险类似,以当地平均工资为参考。缴费比例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单位缴费比例在6% - 1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在2%左右。 失业保险是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通过专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的制度。按照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也是参考当地平均工资,缴费比例通常单位在0.5% - 2%,个人在0.2% - 1%。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缴费基数根据行业风险程度等因素确定,缴费比例一般在0.2% - 1.9%之间。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同样依据《社会保险法》,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缴费基数与其他险种类似,缴费比例一般在0.5% - 1%。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最低缴存基数一般也是参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平均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