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继承的是房屋还是房屋产权?
我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一套房子,现在打算办理公证继承。但我有点搞不清楚,公证继承的时候,到底继承的是房子本身,还是房子的产权呢?我想知道这两者有啥区别,对我后续处理房子会有什么影响。
展开


在公证继承中,实际上继承的是房屋产权,而非单纯的房屋这一实物。房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而房屋产权是一种法律赋予的权利,它代表着对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表明,房屋作为不动产,其产权的转移需要通过登记来实现。当进行公证继承时,本质上是继承人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一种法律程序。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继承了一套房子,仅仅实际占有了房子,但是没有办理产权过户登记,从法律意义上讲,这套房子的产权还不属于你。只有当你完成了产权登记手续,将房屋产权变更到自己名下,你才真正拥有了这套房子的合法产权。此时,你才能依法对该房屋进行各种合法的处置,比如出租、出售等。 所以,公证继承是为了确认继承人对房屋产权的合法继承资格,通过公证和后续的产权登记等手续,最终将房屋产权合法地转移到继承人名下。这样,继承人才能在法律的保护下,充分行使对房屋的各项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