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履行合同会导致合同终止吗?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对方只履行了一部分。我想知道这种部分履行的情况,会不会直接导致合同终止啊?我不太清楚这方面法律规定,想了解下在什么条件下部分履行会让合同终止,什么情况下又不会 。
展开


一般情况下,部分履行合同并不必然导致合同终止。首先来理解一下合同履行的概念,合同的履行就是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也就是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去做事。当合同义务全部执行完毕,合同才履行完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一条规定,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但是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这说明通常部分履行只要不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没有绝对的权利阻止,也不会因此就导致合同终止。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形下,部分履行合同可能导致合同解除(合同解除是合同终止的一种情形)。《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果部分履行符合这些情况,比如因部分履行合同义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解除合同,从而导致合同终止。 在判断部分履行是否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要考虑多种因素。一方面要考虑违约部分的价值或金额与整个合同金额之间的比例。另一方面要考虑违约部分与合同目标实现的关系。如果违约并不影响合同目标的实现(如出卖人交付的不足部分数量不大,且并未给买受人造成重大损害)不应构成根本违约,合同一般不会终止;但是,如果违约直接妨碍合同目标的实现,即使违约部分价值不高,也应认为已构成根本违约,此时就可能导致合同终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