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不足二次递检后被起诉的概率大吗?


证据不足二次递检后被起诉的概率大小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件情况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证据不足是指在现有收集到的证据下,还不能清晰、充分地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而二次递检,通常是指检察机关在第一次审查起诉时,认为证据存在问题,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再次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如果公安机关在二次补充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足够的、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使得案件达到了起诉的标准,那么检察机关就很有可能提起公诉。这些证据要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排除合理怀疑。例如,有清晰的物证、人证,以及其他相关的书证等,能够相互印证犯罪行为的发生和犯罪嫌疑人的参与。 然而,如果经过二次补充侦查,证据仍然不足,没有达到起诉所要求的证明标准,那么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比如,关键的证人证言前后矛盾,且无法得到其他证据的佐证;或者收集到的物证存在来源不明等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证据链。 所以,证据不足二次递检后被起诉的概率,取决于补充侦查后证据的完善情况。如果证据完善且达到起诉标准,起诉概率就大;反之,如果证据依旧不足,起诉概率就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