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辨认的程序是怎样的?
我涉及一个行政案件,警方说可能需要进行辨认。我不太清楚这个辨认程序是怎样的,比如辨认前要做什么准备,辨认过程中具体有哪些步骤,辨认结束后又有什么后续事项,希望能了解清楚行政案件辨认的完整程序。
展开


行政案件辨认程序是行政案件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在行政案件调查过程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由办案人员组织相关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场所或者人员进行识别和确认的活动。 在辨认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办案人员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比如对于辨认人员,要问清楚其身高、体型、面部特征等,并且要避免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这一步的目的是让辨认人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在脑海中清晰地形成辨认对象的特征印象,确保辨认结果的准确性。 在辨认过程中,要遵循严格的规则。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对于辨认犯罪嫌疑人,如果是辨认人较多,就分别进行辨认;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此外,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辨认笔录,详细记录辨认的时间、地点、辨认对象、辨认结果等信息。 辨认结束后,辨认笔录需要由辨认人、见证人(如果有)和办案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这些辨认笔录将作为行政案件中的重要证据使用。如果辨认过程不符合上述规定,可能会影响辨认结果的证据效力,甚至导致该证据不被法庭采纳。总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辨认,有助于保障行政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