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权协助人强制执行立案后的流程是怎样的?
我是孩子探视权的协助人,之前对方一直不配合我行使协助探视的工作,我就申请了强制执行并且已经立案了。但我不太清楚之后会经历什么流程,比如法院接下来会怎么做,我需要再做些什么,所以想了解下探视权协助人强制执行立案后的具体流程。
展开


探视权协助人在强制执行立案后,接下来的流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法院受理。法院在收到强制执行立案申请后,会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就会正式受理该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条件的执行申请,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这一步是对申请的初步审核,确保强制执行程序能够依法启动。 接着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向不配合探视权协助工作的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协助探视的义务。执行通知中会明确告知被执行人应履行的义务内容、履行期限以及不履行义务将面临的法律后果。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之后是调查被执行人的情况。法院会通过多种方式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是否存在故意阻碍探视权行使的行为等情况。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这有助于法院全面了解案件情况,为后续的执行工作提供依据。 如果被执行人仍然拒不履行协助义务,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罚款、拘留等。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这些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履行协助探视的义务。 最后,如果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等,执行程序可能会相应地进行调整。若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执行程序可以终结。总之,探视权协助人在强制执行立案后,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及时向法院提供相关信息,以保障探视权能够顺利实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