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中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处罚依据是什么?
我开了一家小食品店,最近被查出部分食品的标签不符合规定。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会面临怎样的处罚,想了解一下在食品安全法里,对于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处罚依据到底是啥,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在食品安全领域,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的重要途径,它包含了食品的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内容。如果食品标签不符合规定,不仅可能误导消费者,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此有明确的处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其中就包括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简单来说,如果食品标签存在一般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监管部门会先没收违法所得和相关食品等,还会根据货值金额进行罚款。要是标签只是有一些小瑕疵,不影响食品安全也不会误导消费者,监管部门会先责令改正,要是不改正才会处二千元以下罚款。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