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所得大于实际收入怎么办?
我持有公司的限制性股票,在计算纳税时发现应纳税所得额比实际拿到手的收入还要高。我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我该怎么做。
展开


在探讨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所得大于实际收入该如何处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限制性股票以及相关的纳税规定。限制性股票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股权激励计划约定的条件,授予公司员工一定数量本公司的股票。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对于个人取得的限制性股票所得,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 + 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 - 被激励对象实际支付的资金总额×(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获取的限制性股票总份数) 。这意味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是基于特定公式,而不是简单的实际收入。 当出现应纳税所得大于实际收入的情况时,纳税人需要按照税法规定正常计算和缴纳税款。因为税法规定的计税方式是统一标准,不会因为应纳税所得与实际收入的高低差异而改变。不过,纳税人可以关注是否存在计算错误等情况,如果发现计算有误,可以及时与公司财务部门或者税务机关沟通,进行更正。同时,如果纳税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条件,也可以按照规定申请相应的减免税优惠。例如,根据相关政策,个人因股权激励等原因获得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所得,在不超过一定期限和金额的情况下,可以享受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