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买卖手续流程是怎样的?


农村房屋买卖手续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签订买卖合同。买卖双方要就房屋的具体情况,比如位置、面积、价格等方面进行协商,然后签订书面的房屋买卖合同。这就相当于双方达成了一个关于房屋买卖的约定,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所以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以保障双方权益。 接着要进行提交申请。买卖双方向所在的村委会提出房屋买卖申请,村委会会对买卖双方的资格进行初步审核。一般来说,受让方需要是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并且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等。这是因为农村宅基地的特殊性,它是为本村村民提供居住保障的,所以在买卖房屋时要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之后是审核审批。村委会审核通过后,会将申请材料上报给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这些部门会对申请进行进一步的审核,查看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有相关的建房审批手续等。只有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核,房屋买卖才是合法合规的。 然后是办理产权过户登记。在审核通过后,买卖双方需要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办理时需要提交相关的材料,比如房屋买卖合同、双方身份证明、宅基地使用证等。不动产登记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无误后会进行产权变更登记,将房屋的产权从卖方转移到买方名下。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规定,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最后完成交付。在办理完产权过户登记手续后,卖方要将房屋交付给买方,包括房屋的钥匙等相关物品。至此,农村房屋买卖手续流程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