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中止执行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我在申请强制执行一个债务纠纷案件,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状况,现在不太确定是否属于中止执行的情形。我想了解下,到底在法律上,中止执行程序的情形都有哪些呢?这样我就能判断我的案子接下来该怎么处理了。
展开 view-more
  • #执行中止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止执行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因为出现了某些特定的情况,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等这些情况消失后,再继续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第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这意味着申请执行的一方主动提出愿意延长执行的时间,可能是考虑到被执行人的实际困难,或者双方达成了某种新的协议等。 第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案外人就是案件当事人以外的人,如果这个人对执行的财产等标的提出了有合理依据的反对意见,法院需要先对这个异议进行审查和处理,这时就会中止执行。 第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比如申请执行人去世了,得等他的继承人来决定是否继续申请执行;或者被执行人去世了,要等他的继承人来承担相应的义务,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执行程序就会中止。 第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就像公司倒闭等情况,如果还没确定由谁来承接它在这个案件中的权利和义务,执行程序也会暂时停下来。 第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赋予了法院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应对一些法律没有明确列举,但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中止执行的情况。比如被执行人突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短期内确实没有能力履行义务等情况。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