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故意伤害罪是一种常见且性质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应当予以立案追究。在司法实践中,通常是当伤害行为造成了他人轻伤以上的后果时,才会作为刑事案件立案处理。这里所说的轻伤,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的那种擦破皮、小淤青之类的小伤,而是有严格的医学鉴定标准。依据2013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也就是说,如果经过专业的法医鉴定,受害者的伤情达到了轻伤的程度,那么加害者就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 接下来,我们看看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里的重伤同样有明确的鉴定标准,是指机体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或功能严重障碍。例如,造成他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在司法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伤害的手段、动机、后果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取得受害者的谅解,那么在量刑时也可能会得到从轻处罚。另外,如果是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情节较轻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双方可以和解。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