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裁定管辖和法定管辖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一个刑事诉讼案件,不太明白裁定管辖和法定管辖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知道这两种管辖方式在实际的刑事诉讼里是怎么起作用的,它们有啥区别,又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我讲讲。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裁定管辖和法定管辖是确定案件管辖法院的两种重要方式。 法定管辖,简单来说,就是法律直接规定了哪些案件归哪个法院来管。它就像是一张地图,提前为各类刑事案件规划好了对应的管辖法院。法定管辖又可以细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级别管辖明确了不同级别的法院,比如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以及最高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而地域管辖则确定了同一级别的不同地区的法院之间的管辖分工,一般以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 裁定管辖,则是当法定管辖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没办法按照法定规则确定管辖法院时,由法院通过裁定的方式来确定案件的管辖。裁定管辖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指定管辖、移送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指定管辖是指上级法院以裁定的方式,指定某个下级法院来管辖某一案件。移送管辖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发现自己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就把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权的转移是指上级法院有权审判下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判;下级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法院审判。 裁定管辖和法定管辖相互配合,共同保障了刑事诉讼能够顺利进行,确保每个刑事案件都能找到合适的管辖法院,实现司法的公正和高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