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开庭不出示证据会怎样?
我打行政官司,开庭的时候发现行政机关没出示证据。我就很担心这会不会对判决有啥影响,行政机关不出示证据是不是合法的呀?我也不太懂法律,就想知道这种情况法律上是咋规定的,我该咋办呢?
展开


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开庭不出示证据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涉及到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以及法律后果。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了解一下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里,一般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这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原告去证明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违法的,而是由行政机关来证明自己做出的行政行为是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然后,看看行政机关开庭不出示证据的后果。如果行政机关在开庭时不出示证据,并且没有正当理由,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就会被视为其作出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很大可能会判决行政机关败诉。因为行政机关无法证明自己的行政行为是合法合理的。 最后,说说原告该怎么做。作为原告,遇到行政机关开庭不出示证据的情况,要及时提醒法官注意被告未提供证据这一事实。并且,要在庭审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法律程序不太熟悉,也可以考虑咨询专业的律师,让律师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和指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