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留下的房子,兄妹该怎么办?


当父母留下房子,兄妹面临如何处理的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确定操作办法。首先,要看父母是否留有遗嘱。遗嘱是父母生前对自己财产进行处分的意思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如果父母留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明确说明了房子的归属,那么兄妹就应当按照遗嘱的内容来处理房子。比如遗嘱指定房子由妹妹一人继承,那么哥哥就不能再主张对该房子的继承权,妹妹可以按照遗嘱办理房屋过户等手续。 要是父母没有留下遗嘱,那就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法定继承是指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这种情况下,兄妹作为子女,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都有权继承父母留下的房子。 对于共同继承的房子,兄妹可以协商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将房子进行分割。如果房子可以进行物理分割,且分割不影响其使用价值,兄妹可以按照各自的继承份额对房子进行分割。例如,房子是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几间独立的房屋,兄妹可以协商每人分得相应的房屋。二是一方取得房屋所有权,然后给予其他兄妹相应的补偿。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可以通过向其他兄妹支付金钱等方式,对他们应得的份额进行补偿。比如,经过评估房子价值100万,兄妹两人继承,哥哥想要房子,那么哥哥可以给妹妹50万作为补偿。三是将房子出售,然后分割售房款。兄妹共同将房子挂牌出售,得到房款后按照各自的继承份额进行分配。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当遵循公平、自愿的原则,并且最好签订书面协议,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