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遗留房屋,是否需要确权后再分割?
父母去世后留下一套房屋,我和兄弟姐妹打算分割,但不清楚是否要先进行确权。不知道确权是不是分割房屋的必要前置步骤,不确权直接分割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想了解一下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处理父母遗留房屋分割问题时,是否需要先确权后再分割,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房屋确权的概念。房屋确权简单来说,就是确定房屋的所有权归属,明确到底谁对这个房屋拥有合法的权利。比如,要确定这房子是不是父母的合法财产,有没有其他争议等。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规定了法定继承的相关内容。如果父母去世时没有留下遗嘱,那么就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当继承人对房屋的归属没有争议时,其实不一定非要先进行确权。例如,兄弟姐妹之间都明确知道父母的意愿,并且对各自应得的份额没有异议,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协商进行分割。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确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存在多个继承人,对房屋的归属或者继承份额有争议。有可能部分继承人认为自己应该多占份额,或者有人对房屋的来源、性质等存在不同看法。这时候,如果不先确权,直接分割可能会引发后续的法律纠纷。在这种有争议的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继承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房屋的权属进行确认。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确定每个继承人的权利和份额,之后再按照判决进行分割。 此外,如果房屋存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比如房屋登记在父母名下,但实际可能存在其他共有情况,或者房屋在建造、购买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情况导致产权不明确,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先进行确权。只有明确了房屋的产权归属和各继承人的份额,才能公平合理地进行分割,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总之,是否需要先确权后分割,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