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拆迁补偿协议需要注意什么?
最近面临拆迁,马上要签协议了,心里很不踏实。对这方面法律不太懂,就怕签了协议后权益得不到保障。想知道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时候,具体都需要重点关注些什么,希望能了解清楚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展开


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有诸多要点需要留意。 首先,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与您签订拆迁协议的得是拆迁人,且要具有法人资格。像拆迁指挥部、拆迁办公室这类机构,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拆迁结束可能就撤了,后续若出现问题,履行协议就会成难题。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只有这样协议才可能有效履行。 其次,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要明确。比如补偿款的总金额、各项补偿内容、支付时间以及方式,安置房屋的面积、具体位置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要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若这些条款不明确,后续履行容易产生麻烦。 再者,要约定违约责任。虽说一般拆迁人答应的补偿条件大多能实现,但为防万一,还是要在合同里明确约定违约责任,这也能从合同条款角度督促拆迁人尽早履行合同。 然后,要明确约定合同履行的程序。不同拆迁项目履行程序有别,有的要求合同签订后马上腾退房屋,交房后支付拆迁补偿款;有的甚至要求先腾退房屋,再给被拆迁人补偿合同和款项。后一种方式存在较大隐患,可能出现被拆迁人权益受损却难以维权的情况。 最后,要审查拆迁补偿合同是否存在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和不公平条款。比如是否为拆迁人付款设置模糊或难以实现的条件,以防其借此延迟付款。 相关概念: 民事权利能力: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