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合法遗嘱为什么还要进行公证?
我自己立了一份遗嘱,各项要素都齐全,是合法有效的。但身边人都建议我去做个公证,我不太理解。有合法遗嘱为啥还要公证呢?公证到底能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保障?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遗嘱公证的概念。遗嘱公证是指公民生前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并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于死亡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从证据效力方面来看,经过公证的遗嘱具有更高的证明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这意味着在涉及遗嘱纠纷时,公证遗嘱相较于其他形式的遗嘱,更容易被法院采信。比如,在没有公证遗嘱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产生争议,各方需要提供大量证据来证明遗嘱的有效性。而公证遗嘱,由于是经过公证机关严格审查的,其证明力更强,能够减少诉讼中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从遗嘱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来讲,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公证时,会对遗嘱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审查。公证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等相关法律规定,确保遗嘱符合法律要求。例如,遗嘱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公证,可以避免遗嘱因形式或内容上的瑕疵而被认定无效。 此外,公证遗嘱还具有保管和保密的功能。公证机构会对遗嘱进行妥善保管,避免遗嘱的丢失或损坏。同时,在遗嘱人去世前,遗嘱内容是严格保密的,这可以充分保护遗嘱人的隐私和意愿。如果遗嘱人自己保管遗嘱,可能存在遗嘱意外丢失、被篡改等风险。而有了公证机构的保管和保密,遗嘱人的意愿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虽然有合法遗嘱,但进行公证能够在证据效力、规范性、保管和保密等方面带来诸多好处,为遗嘱的顺利执行和遗产的合理分配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