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报销是否需要做劳动鉴定?
我之前在工作时受了伤,现在想申请工伤报销,但不太清楚需不需要先做劳动鉴定。如果不做劳动鉴定,会不会影响报销呢?我希望了解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规定是怎样的。
展开


工伤报销是否需要做劳动鉴定,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工伤报销和劳动鉴定的基本概念。工伤报销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医疗费用等相关费用的补偿。而劳动鉴定,一般指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职工工伤后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一种鉴定。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这个阶段,如果只是单纯地报销符合上述标准的医疗费用,通常不需要做劳动鉴定。比如,职工在工作中受了皮外伤,经过简单治疗后,凭借医院的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材料就可以申请报销这部分医疗费用。 然而,当涉及到其他工伤保险待遇时,劳动鉴定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例如,职工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受到影响,想要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赔偿时,就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出的伤残等级,按照相应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等。也就是说,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是确定这部分工伤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所以,工伤报销不一定都要做劳动鉴定。如果只是普通的医疗费用报销,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无需劳动鉴定;但如果涉及到与伤残等级相关的工伤保险待遇,那么劳动鉴定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