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拒绝赔偿工伤员工,如何办理工伤鉴定手续

  • #工伤鉴定
  • #工伤赔偿
  • #劳动仲裁
  • #法律维权
  • #劳动法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当工伤员工遭遇公司拒绝赔偿的困境时,了解工伤鉴定手续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工伤员工明晰办理流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工伤事故时有发生。然而,部分公司可能会拒绝赔偿工伤员工,这无疑给受伤职工带来了更大的困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工伤员工该如何办理工伤鉴定手续呢?

相关法律条文和规定

  • 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小李在某工厂上班,在操作机器时不慎受伤,导致右手手指骨折。受伤后,小李向公司提出工伤赔偿要求,但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赔偿。 办理过程:小李首先自行收集了相关证据,包括医院的诊断证明、工友的证言等,然后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部门受理后,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认定小李的受伤属于工伤。之后,小李又在伤情稳定后,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在审核小李提交的申报材料后,认为符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便发给了他《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受理通知书》。经过一段时间的鉴定,委员会作出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并将《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结论通知书》送达给了小李和他所在的公司。

办理工伤鉴定手续的具体流程

  • 申请工伤认定:一般来说,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但如遇企业不签字的情况,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申请。需准备的材料通常包括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事故现场证人证言等。
  • 材料审核:申报材料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申请人所报材料符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认)条件的,发给《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受理通知书》;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应当场或在10个工作日内签发《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补正材料通知书》。
  • 作出鉴定结论:自出具受理通知书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因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鉴定工作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限不得超过30日。
  • 送达鉴定结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结论通知书》于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分别送达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相关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 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处理: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后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实用的法律建议

  • 及时收集和保留证据:工伤发生后,员工应及时就医,并保留好所有的医疗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等相关材料。同时,要尽量收集能够证明工伤发生事实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工友的证言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工伤认定和赔偿申请至关重要。
  •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如果员工对工伤鉴定手续和法律程序不熟悉,或者在与公司协商赔偿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员工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有效的维权方案。
  • 合理运用法律途径维权:在公司拒绝赔偿的情况下,员工要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先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公司履行赔偿责任;如果投诉无果,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