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自建房是否算一户一宅?
我在农村有一处自建房,一直没拿到证件。现在村里在统计一户一宅情况,我就想知道,像我这种没证的自建房能不能算一户一宅里的那个‘宅’啊?想了解下这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判断标准是怎样的。
展开


无证自建房不一定算一户一宅。首先来解释下“一户一宅”,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并且宅基地的面积不能超过当地规定的标准。这就是说一个农村家庭在正常情况下,只能有一块符合面积标准的宅基地用来建房居住。 对于无证自建房能不能算一户一宅,得看具体情况。如果这处自建房虽然没有证,但它是经过了有权机关审批,并且在施工建设时严格按照审批规定来进行的,同时也符合当地“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那从性质上来说,它是有可能被认定为一户一宅中的“宅”的。 然而,要是这处自建房没有经过审批,或者是违反了相关规定在宅基地之外的地方建造的,那就属于违建房,肯定不能算一户一宅里的那个“宅”了。而且就算房屋符合一户一宅的规定,也不代表它就是合法的房屋,还需要建房申请人符合规定的建房条件才行。 另外,有些无证自建房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政策调整等导致没有取得权属证书。这种情况下,如果符合当地政策规定,还可以补办相关手续,补办完成后成为合法建筑,就能够纳入“一户一宅”的范畴。 总之,政府职能部门会综合多方面因素,经过严谨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才能最终判定某无证自建房是否属于一户一宅。不能仅仅依据有没有证或者是否符合一户一宅这一个条件来判断。 相关概念: 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 违建房:是指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批准,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