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不到一周就降价了,能否要求商家补差价?
我前几天刚买了一款电子产品,结果不到一周它就降价了好几百。我心里特别不平衡,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我有没有权利要求商家给我补这个差价呢?毕竟没隔几天就降这么多,感觉自己亏大了。
展开


在我国,买东西不到一周就降价,能否要求商家补差价,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要明确“补差价”并非是商家的法定义务。从法律层面来说,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后,商品价格随市场波动而变化是正常现象,消费者不能仅仅因为商品在短时间内降价就强制要求商家补差价。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买卖合同的规定,当双方完成交易,合同即履行完毕,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商家没有继续就价格进行调整的义务。 不过,如果商家在销售商品时有相关的差价补偿承诺,比如在店堂告示、宣传海报或者销售合同中明确表示在一定期限内(如一周),若商品降价会给予消费者差价补偿,那么这种承诺就构成了合同的一部分。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此时商家就需要按照约定履行补差价的义务。如果商家拒绝,消费者可以依据这些证据,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在一些促销活动中,平台或者商家推出的“保价服务”也涉及补差价问题。比如在电商平台购物时,很多商品有“7天保价”的标识,这其实就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达成的保价约定。消费者购买了这类有保价服务的商品,在保价期内商品降价,就有权要求补差价。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的保价申请通道进行操作,如果遇到商家推诿,可向平台客服投诉,平台会根据规则进行处理。平台处理仍无法解决的,消费者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相关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