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子交了定金但没签合同,定金可以退吗?


在租房子交了定金但没签合同的情况下,定金是否可以退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从定金的法律性质来看,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具有担保性质,目的是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促使双方履行约定。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因为租客个人原因导致未能签订租房合同,比如租客临时改变主意不想租了,那么定金通常是不予退还的。这是基于定金罚则,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然而,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定金是可以退还的: 1. 交付定金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18周岁以下的人(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看待)。因为这类人群在法律上可能不具备独立订立合同的能力,所以交付的定金可以要求退还。 2. 出租的房屋属于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这种房屋本身存在合法性问题,即使签订租赁合同也是无效的,所以出租人应当返还定金。 3. 出租的房屋属于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内容建设的临时建筑。同样,此类房屋签订的租赁合同无效,定金应当退还。 4. 因为收受定金的一方,也就是房东的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合同了。例如房东在租客准备签合同前又将房屋租给了别人,导致合同无法签订,这种情况下房东构成违约,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5. 因为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如不可抗力(像自然灾害、政府政策调整等)等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了,定金也可以退还。 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但有其他形式的证据(如短信、邮件、录音等)证明双方就租房事宜达成了一致,并且有定金支付的证据,可以尝试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