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欠工资且有欠条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直接起诉?如果可以,具体该如何起诉?


当被拖欠工资且持有欠条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直接起诉的,不需要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 首先,相关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也就是说,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用人单位出具了工资欠条,表明其认可工资的数额,此时劳动纠纷转化为普通的合同纠纷;二是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的其他争议,即只要求欠条上拖欠的工资,没有劳动关系产生的其它诉讼请求。 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具体的起诉流程如下: 1. 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是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也就是你提供劳动的地点)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2. 准备起诉材料: - 起诉状:应当包括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写明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的具体金额,以及拖欠工资的事实经过);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这里主要就是工资欠条,还可以附上能证明劳动关系的其他材料,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 - 证据材料:主要就是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欠条,另外准备多份复印件,法院会根据被告人数要求提供相应份数。还可以准备其他能证明你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被拖欠事实的材料,比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 3. 向法院递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和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庭。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会予以立案,并通知你缴纳诉讼费用;如果不符合条件,会告知你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 4. 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传票。在开庭前,你可以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比如熟悉自己的证据和诉讼请求,准备好应对对方可能提出的答辩意见。 5. 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你需要按照法官的指引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观点,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6. 等待判决结果: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和双方提供的证据作出判决。如果判决支持你的诉讼请求,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判决结果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不服判决,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7. 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用人单位在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内没有支付工资,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扣划用人单位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财产等,以确保你能拿到被拖欠的工资。





